小素這天準備帶我去main st 看老社區的房子,這是我回台灣以後才有的改變。
這裡的房子政府不准改變建築型態,要拆除重建也要保留原來的時代建築風貌!
住在這裡的人都知道main st是溫哥華西區與東區的分隔線 ,20年前剛移民來溫哥華時,這裡給人的印象是雜亂,落後與頹廢。 街上商店多半是二手家具店,二手服裝店以及低消費的小餐廳林立。
如今的main st 住宅區與商店街已是煥然一新,變化大得讓人瞠目結舌。
樹和房子都比目前住的人老很多!
這些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屋,以前是破舊得不能看,根本就沒有人想來這裡參觀!
政府獎勵屋主保留建築原貌,保養維修符合檢驗標準就發給屋主"古蹟建築"
獎牌,這對房子的價值是實質的加分! 久而久之鄰里爭相跟進後,自成一格獨有的"古蹟建築特色區"。
可愛的小院子籬笆圍欄
保養兩百年以上的房子,水管,暖氣與庭院真是不容易。想想照顧一個人瑞所費的精神.......... 這間有獎牌喔!
小素特別帶我進來這個小院子裡參觀
房子的正面
後面的院子,老人家peter是第二代房子的繼承人。他的工作就是把父母留下的房子保住照顧好就算任務達成了! Peter很高興有人來參觀他的古蹟建築,熱情款待要請我們喝咖啡坐坐,由於趕時間的關係好感恩的謝絕了!
一間間整理起來分租出去,租給喜歡住一樓有庭院的人! 傍晚可以在庭院裡休息聊天敦親睦鄰,比住在大樓裡有人情味多了!
每一間小房子的長相都不一樣,各有特色很可愛!
這一間像50年代的理髮廳很有意思! 如果沒有政府的限制與保護,這麼大的一塊地難保哪一代全拆了蓋大樓也說不定。
不是我長得高! 是老屋的地下室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下,這樣房子的採光好,空氣進得來也不會太潮濕。
以前的人還是蠻聰明的嘛! 舞鞋就在這個私人小庭院裡拍個照表示到此一遊!
很好奇! 以前的老人怎麼方便進出呢? 這麼多的樓梯要爬~
百年大樹配上百年老屋,小巧玲瓏,色彩環繞別有一番景緻。